胃炎常表现为上腹部饱胀、隐痛或灼痛,疼痛程度不一,可在进食后加重。有时还会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尤其是在进食辛辣、油腻食物或饮酒后。这种疼痛是由于胃黏膜受到炎症刺激,导致神经末梢敏感性增加所致。
嗳气与反酸
胃炎会导致胃内气体增多,引起嗳气,即打饱嗝。同时,胃酸分泌异常,胃内酸性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产生反酸症状,可伴烧心感。这是因胃炎破坏了胃黏膜的正常屏障功能,使胃酸分泌调节失衡。
恶心与呕吐
炎症刺激胃黏膜,易引发恶心,严重时会导致呕吐。若呕吐物中带有血丝,提示胃黏膜可能出现了糜烂或出血,需高度重视,这可能是胃黏膜损伤加重的信号。
食欲减退与体重下降
胃炎会影响胃的消化功能,使患者出现食欲不振,长期食欲减退可能导致体重下降。这是因为胃炎导致胃部不适,影响进食欲望,同时胃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受损,身体无法获得足够的营养。
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部膨隆、营养缺乏等症状。若胃炎长期未愈,还可能引发胃癌等严重并发症。
就医检查与治疗
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切莫轻视,这可能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提示胃部可能存在炎症。应及时前往医院消化内科就诊,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以下检查:
胃镜检查:这是确诊胃炎的最直接方法,可清晰观察胃黏膜有无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等病变,还能进行活检,明确病变性质及程度。
幽门螺杆菌检测:包括碳13或碳14尿素呼气试验、粪便抗原试验等,幽门螺杆菌是引发胃炎的重要病因之一。
确诊后,医生会根据病因和病情制定治疗方案。若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需进行根除治疗。同时,患者需积极配合治疗,调整饮食结构,避免辛辣、油腻、过冷过热食物,戒烟限酒,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
胃炎的康复需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患者应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严格遵循医嘱,从生活习惯的点滴改变入手,为胃部创造一个健康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让胃炎尽早远离,重拾美好舒适的胃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