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 “嗳气” 和 “打嗝” 这两个词,很多人会把它们混为一谈,其实它们存在着诸多区别。
从本质上来说,嗳气是指胃内气体上行,自咽喉部排出体外,发出的一种声音,通常是由于进食过快、吞入大量空气,或者消化不良等原因导致胃内产生过多气体,然后通过食管、咽喉排出体外。比如在进食干饭、馒头等时,很多人会不自觉地边吃边吞咽大量空气,这些空气进入胃内后,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变成嗳气排出来。
而打嗝则是膈肌不由自主地痉挛收缩引起的一种现象。膈肌位于胸腔和腹腔之间,是人体重要的呼吸肌。当某些刺激因素,如进食过快过饱、受到惊吓、温度刺激或者疾病影响到膈神经时,会引起膈肌突然间痉挛,声门也随之迅速关闭,从而产生典型的 “嗝 - 呷” 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打嗝。例如,有些人喝了冰饮料后,容易因为温度刺激引发膈肌痉挛而打嗝。
从发生时间及频率上看,嗳气往往是在进食后或者进食过程中出现,频率相对不那么频繁,一般在感觉胃部胀满不适时才会出现几次排气体的动作。打嗝则不同,它可以在任何时候发生,一旦开始打嗝,可能会连续不断地出现多次,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有的一会儿就好了,有的却很难停止。
总之,虽然嗳气和打嗝都和人体气体排出有关,但它们的发生机制、诱因以及具体表现都有差异,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身体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