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其症状多样且起病急骤,常常给患者带来较大的不适。当急性胃炎来袭时,患者首先会感到上腹部疼痛,这种疼痛可能是持续性的钝痛,也可能是阵发性的绞痛,有时甚至会被形容为针扎或烧灼般的痛感,仿佛胃部在向外界发出强烈的求救信号。通常,疼痛会在进食后加剧,这是因为食物进入胃中,刺激了已经发炎的胃黏膜,使其受到进一步的损伤。而空腹时,胃内酸性环境对胃黏膜的刺激也会使疼痛难以缓解。
伴随着疼痛,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呕吐时,胃内的食物和胃液会被强行排出体外,有时甚至会带有少量鲜血或类似咖啡渣样物质,这是因为胃黏膜受损导致的出血。这种出血情况如果持续加重,患者的粪便颜色也会发生变化,变成柏油样的黑色,这是因为血液在肠道内经过消化后形成的特殊颜色。
另外,急性胃炎患者常常会有反酸和烧心的感觉。胃酸分泌过多,反流至食管,刺激食管黏膜,产生了烧心的不适感。同时,患者还会感到上腹部胀满不适,即使没有进食过多食物,也有一种胃部被撑大的感觉。这种胀满感可能会影响患者的食欲,使他们对食物提不起兴趣,甚至在进食少量食物后就感到饱胀。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了上述症状,尤其是当这些症状在短期内突然加重或者持续时间较长时,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急性胃炎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发展为慢性胃炎,甚至引发其他严重的胃部疾病。因此,当怀疑自己可能患有急性胃炎时,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的消化内科进行检查和治疗。医生会通过详细的问诊、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胃镜检查、血液检查等,来明确诊断,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通过及时就医,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避免病情恶化,让胃部尽快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