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烂胃炎的治疗与医院检查的重要性
糜烂胃炎是胃黏膜出现糜烂的一种炎症性疾病,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酒精刺激、胆汁反流等因素引发。
症状表现
糜烂胃炎的症状多样,常见有上腹部疼痛、胀满不适、恶心、呕吐,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黑便、呕血等消化道出血症状。若出现这些症状,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应及时就医。
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 :调整生活方式至关重要。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酸性等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规律进餐,少量多餐,以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有利于胃黏膜的修复。
药物治疗:根据病因和症状不同,医生会开具相应药物。如因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糜烂胃炎,需进行根除治疗,常用方案为质子泵抑制剂或铋剂联合两种抗生素;若是由胃酸分泌过多导致,可使用抑酸剂,像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或 H2 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对于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胶体果胶铋等,可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层,促进黏膜修复;若有胆汁反流,还需加用促胃肠动力药及胆汁吸附剂等。
手术治疗:一般糜烂胃炎很少需要手术,但对于出现胃穿孔、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经内科治疗无效,危及生命时,则需考虑手术治疗。
健康贴士
糜烂胃炎的诊断主要依靠胃镜检查及活组织检查。胃镜检查可直观地观察胃黏膜的病变情况,确定糜烂的位置、范围和程度等,并可同时取活检以进一步明确病因,如判断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此,当怀疑患有糜烂胃炎时,务必尽早就医进行胃镜等相关检查,以便明确诊断,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防止病情加重及并发症的发生。
糜烂胃炎虽是一种常见疾病,但若不及时规范治疗,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后果,所以一定要重视起来,积极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