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肠炎?症状是什么?如何解决?
肠炎是由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肠道炎症,包括胃肠炎、小肠炎和结肠炎。按病程长短不同,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
肠炎的症状是什么?
肠炎的典型症状包括腹痛、腹泻,可有血便、恶心、呕吐、发热等。腹痛部位不确切,可为钝痛、绞痛等,可为阵发性,也可为持续性。粪便呈糊状,甚至水样,轻者每天3~4次,严重者每天可达十余次。颜色根据出血部位、出血量及血液在肠道内存留的时间而不同。如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呈鲜红色,出血量少、出血速度慢则呈暗红色。还可出现恶心、呕吐或伴发热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舌炎、贫血、消瘦、消化道梗阻症状等。少数患者还可能出现肠外症状,如关节炎、结膜炎、皮疹等,但这些症状并不常见。
如何解决肠炎?
肠炎的治疗通常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饮食调整。
一般治疗:患者应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对病情重、抵抗力低的患者应加强护理,注意口腔和皮肤清洁。
药物治疗:根据肠炎的病因选择合适的药物,如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抗寄生虫药物等。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可使用止泻药、止吐药等对症治疗。
饮食调整:患者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及高纤维食物。同时,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如果出现严重症状,如剧烈腹痛、大量便血、频繁呕吐、高热等,应立即就医。对于慢性肠炎患者,需要长期管理,定期复查,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