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患者的饮食指南
慢性胃炎患者的饮食应遵循以下原则,以减轻胃部负担,促进胃黏膜修复:
一、选择软烂易消化的食物
小米粥是优质选择,其富含碳水化合物且易被胃部消化吸收,熬煮后质地软糯顺滑,对胃黏膜刺激小。山药粥也十分推荐,山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皂苷、黏液质等,能保护胃黏膜、增强消化功能,与大米一同煮成的山药大米粥,质地细腻,易于消化。

二、少食多餐
建议每天安排 5 - 6 餐,每餐七八分饱。例如,上午可以在早餐和午餐之间加餐一份酸奶,选择无糖酸奶,既能补充蛋白质、钙等营养,又有益肠道健康,有助于消化功能的恢复。
三、避免刺激性食物
辛辣食物如辣椒、胡椒等会强烈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部充血、水肿甚至出血,必须避免。同时,油炸、油腻食物像油条、油饼等,难以消化,会加重胃部负担,影响胃炎恢复,也应少吃。
四、适量增加蛋白质摄入
可以选择鸡蛋羹,鸡蛋富含优质蛋白质,将鸡蛋打散后隔水蒸成羹状,质地细嫩,利于胃部消化吸收,为身体修复提供必要营养。瘦肉泥也是好的选择,如猪肉泥、鸡肉泥,烹饪前可先用清水浸泡一会儿,去除部分血水和腥味,再搭配蔬菜一起煮成瘦肉蔬菜粥,既能补充蛋白质,又能摄入蔬菜中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
慢性胃炎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饮食,若症状持续无缓解或加重,如出现黑便、呕吐咖啡渣样物等,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消化内科就诊,通过胃镜等检查明确病情,配合医生治疗,切勿仅靠饮食调理而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