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华医院攻坚克难解除吞咽困难

  “太感谢你们了,有效治疗了我的病,现在我终于能吃下饭了!”5月10日,在医院二楼住院部,办理完出院手续的李女士在儿子的陪同下,将一封感谢信送给护理人员,并不停道谢。她看上去精神很好,可她之前吃不下饭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吞咽困难2年 多方求医未得治
 

  来自乐山市犍为县的李女士,早年间因眼疾办理了残疾证。两年前开始,她出现不明原因的吞食困难,严重时连水都难以下咽,并出现了腹胀、反酸、心慌、乏力等症状,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由于长期不能正常进食,营养跟不上,短短半年多,她的体重迅速下降了50斤,而且晚上睡不好、白天没精神。
 

  李女士跑遍了当地大大小小很多家医院,症状始终没有得到明显改善,依然呕吐频繁、进食困难。看着被病痛折磨得日益消瘦的李女士,家人非常担心。不久前,在亲友的推荐下,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重庆嘉华胃肠病医院就诊。

  诊断贲门失弛缓症 微创手术解病痛
 

  李女士到院后,经我院李红伟主任询问患者病史,详细了解病情,初步判断是食管或贲门出现了问题。为了具体确诊,医院多位消化内科医生通过会诊,一边安排她入院进行口服用药和输液治疗,一边紧锣密锣地安排了胃镜、食道钡餐、食道动力检测等一系列检查,诊断为贲门失弛缓症。
 

  医院吴琼英院长说,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胃肠疑难病症,诊断困难,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术中容易出现出血、穿孔,术后还有30%的患者治疗效果不理想,甚至可能会出现反流症状。但治疗不及时,病情拖延,可能引起贫血、出血、消瘦、营养缺乏、吸入性肺炎等一系列并发症,同时食管可能发生炎症、出血、溃疡,甚至癌变。
 

  经华西吴教授及重庆嘉华胃肠病医院内镜中心范主任的会诊后,为防止上述病变的发生,结合李女士的具体病情,我院内镜医生建议采用先进的POEM手术为患者进行治疗。该手术是一种隧道内镜下高难度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等优点。
 

  手术于4月27日开展,在华西吴教授及嘉华内镜中心范主任通力协作下,运用微创切除器械和方法,在贲门上10公分“开窗”,沿食管黏膜下层开辟一条“隧道”,并用内镜直视,切开食管周围的环行肌肉,再用金属夹缝合粘膜层切口,短短一个小时便为患者成功实施了POEM手术。手术当天,吴院长、内镜医生、主治医生、护理部与家属一同陪护在李女士身边,直到她身体稳定后才离开。
 

  精心护理康复快 爱心援助暖人心
 

  由于李女士身体太虚弱,术后几天,她处于“疼痛关、感染关”的关键时期,且禁食禁水。于是护理部采取一级护理,随时检测各项指标,帮她梳头、洗脸,进行口腔护理、环境护理等,密切关注病情变化,营养和能量。吴院长、李红伟主任每天都多次查房,关注她的病情,并开展心理疏导。
 

  经过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和密切的治疗观察,李女士没有出现任何术后意外,3天后就转入了普通病房。后来,她逐渐可以喝米汤、吃稀饭,也不呕吐、不腹胀了。到出院前,她甚至能每天吃下2个蒸蛋、3碗干稀饭。她身体状况一天天好转,气色也好了,体重也慢慢增长。
 

  5月6日,李女士突然要求出院,可她的病情还不十分稳定,不符合出院标准。住院部了解情况后得知,原来李女士已经无法承担医疗费用。这该怎么办?院方经过商议,决定为她减免治疗费用,并且通过审核,她的情况符合“百万助残”标准,还能享受到基金补贴。当李女士获知这一切后,感激万分,继续在医院安心接受治疗,并让儿子代替自己写上一封感谢信。到5月10日,通过医生会诊,李女士病情稳定,准予出院。此时,医院为李女士减免和基金补贴合计1900元。
 


  叶海洋主任温馨提示: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胃肠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由于早期胃肠疾病大多数症状不明显,一般患者发现已经是中晚期了,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因此,在出现腹痛、腹泻、反酸等典型胃肠疾病症状,要及时来医院进行专业检查,提早排除胃肠恶变的可能。如有胃肠方面的问题,欢迎拨打咨询热线028-61998899,或点击在线咨询,有在线医生为您一一解答。

  • 无痛胃镜
  • 无痛肠镜
  • tmt成像检查
  • c14检查
  • 胶囊内镜
  • 健康热线:028-xxxx
  • 已拨人:40087 | 推荐指数:9.8

    健康热线: 028-xxxx (点击直接拨打)

    地址:重庆市九龙坡区渝州路37号(石桥铺地铁站7号口步行200米)

    本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疗及医疗依据。

    网站备案:渝ICP备 2021000763号

    医广审查文号:(渝)医广(2024) 第0571号(3-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