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由
四川省医学会和
中华医学会共同主办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重庆嘉华胃肠病医院共同承办的“
第三届全国医学人工智能大会——内镜人工智能分会”在重庆召开。
据了解,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AI)在医疗健康领域取得了突破性发展,使医学与AI技术的结合广为重视,这是未来医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此次学术会议在重庆召开,标志着我省人工智能医学已走向前沿。

(华西医院和四川省医院消化内镜主任为大会致辞)
受大会邀请,
我院(重庆嘉华胃肠病医院)院长吴琼英女士率团在会上与来自世界各地近千名专家、院士、医疗机构管理者等,就内镜下人工智能临床、研发、生产、应用等热点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
我院临床一线医生何川就内镜下缝合术做了精彩讲授。
(我院院长与其他专家合影)
“未来,消化道内镜检查将非常简单。”据何川医生介绍,内镜设备人工智能化,不仅能对消化内镜图片做出快速判定,还能对连续视频进行处理,在内镜操作过程中对医生进行实时提醒,并抓取病变图像。医生只要用内镜将消化道做出标准的采图或录制一段视频影像,人工智能系统就可以很快地对疾病做出判定,为患者胃肠健康保驾护航。

(我院医生何川在大会上精彩讲授)
我院院长吴琼英表示,目前中国消化道肿瘤发病率占癌症发病率的43.5%,而这类肿瘤若能早期发现,恢复几率高达95%。但患者因有自主症状而就医时往往已到肿瘤晚期,失去了好的治疗机会。消化内镜检查是肿瘤早期发现的必要手段,虽然消化内镜在中国已非常普及,但由于大众接受度有限,很多时候肿瘤无法被早期发现,贻误治疗。随着人工智能的到来,对消化道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AI技术的逐渐实现,未来将为临床医疗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目前,吞下一颗胶囊内镜就能实现全消化道的检查,结合后期的图像筛查技术,就能完成消化道早癌筛查。

(我院吴院长在大会上接受多家媒体采访)
“人工智能助力消化道早期癌症临床意义很大。”吴琼英院长认为,消化内镜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不仅能帮助基层医疗机构提高消化内镜诊断水平,同时也有助于高级别医院提高诊断效率以释放更多医疗资源,人工智能前景广阔;此外,该技术使得消化道疾病的普查、筛查成为可能,有助于降低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致死率。

(我院医生与外籍专家交流留影)
据悉,此次内镜人工智能是一场内容丰满、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大会。重庆嘉华医院胃肠专科自建院以来一直积极的参与、承办各种消化疾病论坛、学术交流会,将世界前沿胃肠诊疗技术成果、前沿诊治理念带回医院,
推动我院胃肠病专科技术的发展,造福越来越多的胃肠病患者。

(各位专家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
我院未来将持续关注内镜人工智能(AI)技术,让更多畏惧传统胃镜检查的市民有了做胃癌早期筛查更舒适的选择,为“智能医疗、健康中国、中国梦”的实现做出卓越贡献。